Q:分居多久,可以訴請法院判決離婚?
A:夫妻之一方不履行同居義務時,他方得請法院命令不履行的一方配偶履行同居義務,若仍不履行同居義務,且又無不能同居之正當理由,得以此為理由訴請法院判決離婚。惟分居多久可以訴請法院判決離婚並無定論,只要夫妻分居各自獨立生活,雙方誠摰互信之感情基礎,已經不復存在,依一般人之生活經驗,顯然難期修復,雙方共同生活的婚姻目的已經不能達成,應可認係民法第 1052 條第 2 項所定難以維持婚姻之重大事由,而准許夫妻雙方為離婚之請求(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96 年家上字第 98 號判決)。
實務見解:
- 苟夫妻間因堅持己見,長期分居兩地,各謀生計,久未共同生活,致感情疏離,互不聞問;舉目所及,已成路人,而無法達成實質夫妻生活之婚姻目的,若謂該婚姻猶未發生破綻,其夫妻關係仍可維持,據以排斥無過失或過失程度較輕或其程度相當之一方訴請離婚,即悖於夫妻之道,顯與經驗法則有違(最高法院 98 年台上字第 1233 號判決)。
- 兩造已分居達15年餘,兩造徒有婚姻之名義,無實質婚姻生活,當已構成難以維持婚姻之重大事由(最高法院 92 年台上字第 2492 號裁定)。
- 兩造分居長達18年之期間,雙方互不來往,形同陌路,婚姻關係誠摯相愛之基礎已蕩然無存,婚姻所生之破綻已無回復希望,任何夫妻處於同一境況,均將喪失維持婚姻之意欲,應認符合民法第1052條第2項所稱難以維持婚姻之重大事由。
- 倘事實上已經分居各自獨立生活,雙方誠摰互信之感情基礎,已經不復存在,依一般人之生活經驗,顯然難期修復,雙方共同生活的婚姻目的已經不能達成,而其事由之發生,依一般社會感情,尚難認為應完全歸責於夫妻之一方時,應可認係民法第 1052 條第 2 項所定難以維持婚姻之重大事由,而准許夫妻雙方為離婚之請求(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96 年家上字第 98 號判決)。
- 若夫妻雙方前後分居長達 5 年,已失互信互賴,一方亦甚少探視兩造未成年子女,足信兩造間已失去共同建立永久持續性之精神、經濟、性生活等多層面之生活關係之意願,顯有難以維持婚姻之重大事由,應認准予離婚為有理由(福建高等法院金門分院 96 年家上字第 1 號判決)。
- 查上訴人偶因細故即持刀打被上訴人,及兩造分居迄今已1年餘,婚姻名存實亡,俱徵上訴人之行為已有礙於被上訴人之人格尊嚴,兩造已無互愛、互信之基礎,無從維持婚姻共同生活之圓滿、安全及幸福,被上訴人主張兩造之婚姻已生破綻而無回復之希望,自堪信為真實。從而被上訴人以有重大事由,難以維持婚姻,而請求判決離婚,洵屬正當,應予准許(臺灣高等法院 88 年家上字第 121 號判決)。
Share this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