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lumn玉鼎專欄

您好~您尚未登入    

房地合一稅介紹-Part5

2019-04-15

江楷強

律師

【企業經營及資本整合與規劃】

 詳細簡介  線上預約

房地合一稅稅務規劃實務案例與稅制檢討

實務案例

案例三

大發公司於107年1月2日買入房地1000萬,107年6月30日以2500萬元出售,費用100萬,土地漲價總數額20萬,土地增值稅10萬,應如何計算107年出售房地之損益?

案例說明

本文先前提過,新制計算營利事業出售房地之應納稅額,新舊制的適用時點、公式均與個人相同,差別在於營利事業不論持有期間,稅率均以20%計算,且獲利金額應併入該營利事業之年度所得計算。

因此本題大發公司出售該房地,應納稅額計算方式如下:

2500萬(收入)-1000萬(成本)-100萬(費用)-20萬(土地漲價總數額)= 1380萬

1380萬計入大發公司107年之年度營利事業所得額,一併依20%稅率課稅。

 

案例四

承上,如果大發公司的總機構在境外,又該如何計算?

 

案例說明

如先前所述,如果總機構是在中華民國境外的營利事業,交易我國境內之房屋、土地時,其交易所得額應依下列稅率逐筆申報課稅:

  1. 持有房屋、土地之期間在一年以內者,稅率為45%。
  2. 持有房屋、土地之期間超過一年者,稅率為35%。

本題大發公司總機構在境外,於交易持有一年以內之房地,應以45%之稅率計算房地合一稅。

 

 

案例五

納稅義務人已繳納之房地合一稅額,於符合哪些條件下得申請退稅?

案例說明

這裡要特別介紹的是所得稅法14-8所規定的「重購自住房地退稅優惠」。我們先看條文規定:

所得稅法第14-8第1項

個人出售自住房屋、土地依第十四條之五規定繳納之稅額,自完成移轉登記之日或房屋使用權交易之日起算二年內,重購自住房屋、土地者,得於重購自住房屋、土地完成移轉登記或房屋使用權交易之次日起算五年內,申請按重購價額占出售價額之比率,自前開繳納稅額計算退還。

 

白話解釋,也就是個人在出售自住房地並繳納房地合一稅後,於2年內如果有再買入自住房地,則於買入並完成所有權移轉登記次日起5年內,可依買入價格佔出售價格的比例,就先前出售時所繳納的房地合一稅額中,向國稅局申請退還。

 

舉例來說,阿明在105年1月1日買入A自住房地後,於107年6月1日以500萬元出售,繳納房地合一稅30萬元,如果阿明在109年5月30日前再以600萬元買入B房地做為自住使用,則阿明可向國稅局申請全額退還先前所繳納之30萬元稅款。

反之,如果阿明在109年5月30日前以400萬元買入B房地做為自住使用,則僅得依買入價格(400萬)佔出售價格(500萬)的比例,向國稅局申請退還24萬元稅款(計算式:30萬元*400/500=24萬元)。

 

※應注意的是,就該再買入的B房地,阿明在5年內只能做為「自住使用」,不能改作其他用途(如出租、營業使用)或再行移轉(如買賣、贈與),否則國稅局將追繳已退還的稅額。

 

房地合一稅制度檢討

新制房地合一稅就境內居住之個人與境內營利事業出售房地,區分適用不同稅率、不同申報時點及計算方式,此應為新制修法後最為大家詬病之處。

個人如果想短期內出售不動產,持有2年內交易之稅率高達35%~45%,但如果該個人成立公司,甚至「一人公司」,以境內公司名義取得房地後再出售,此時不論持有期間長短,營利事業所得稅之稅率均為20%(所得稅法5條5項),另若公司盈餘保留不分配,再加上「未分配盈餘」5%的稅額(所得稅法66-9),25%比起個人稅率35%~45%還是低了許多。

 

所以為什麼這麼多豪宅都是以公司為登記名義人,當然就是為了避稅。但就這樣明顯的差別待遇,立法理由中卻完全沒有任何說明,等同鼓勵有能力、知悉這差別規定的投資人,以成立境內營利事業的方式加以避稅(同樣的,境外營利事業也可透過成立境內營利事業進行房地投資,進而適用較低稅率),由此當然多少也顯示了政府打房的決心。

 

當然本文的重點並不在檢討批判房地合一制的良窳,主要還是在介紹該制度的相關規定、應如何計算,以及如何規劃才能夠適度減輕房地交易稅的負擔。相關規定既然已經三讀通過並已施行,因此不論是投資者或以自住為目的之個人,都應該對新制規範有基本了解,並透過事前估算規劃,才能夠有效減低稅務的負擔。

 

最後,因房地合一稅所涉及的範圍相當廣,除了最常見的買賣以外,舉凡繼承、贈與、共有物分割、個人與營利事業合建分成(或合建分售、合建分屋)、自地建屋、夫妻剩餘財產分配、強制執行、信託、未保存登記建物之交易等等情形,都會影響房地合一稅的計算結果,本文礙於篇幅主要將重點放在多數人較常見的「房地產買賣」,如果對於房地合一稅還有其他相關問題,或進一步就個案有諮詢之需求,都歡迎再留言討論與我們聯絡喔。

 

---

房地合一稅介紹-Part1

房地合一稅介紹-Part2

房地合一稅介紹-Part3

房地合一稅介紹-Part4

 

Share this :